试水“教育信息化2.0”机遇与挑战并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平板学习。

  2018年,一则信息化教学显著提升高考质量、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深度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大讨论。其背景是我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如果说常规教育改革的落实主体主要是学校,那么教育信息化行动除了依托学校外,还严重依赖教育科技公司及其开发的产品,包括软件、硬件,乃至售后服务。市场发育如何,企业生存状况如何,是否有健康的竞争关系……这些直接关系到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成败。

  3月中旬,记者对四川洪雅中学和宁波睿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进 行 了 个 案 调查。之前,洪雅中学生源质量、数量双下滑,而后其以信息化教学为突破,提升教育质量,为其他学校带来较多可复制的经验。睿易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遇到的困难在教育科技公司当中也有普遍性,可以为下一步该行业如何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学校,谈体验

  生源锐减,县级中学破釜沉舟求变革

  洪雅中学是洪雅县唯一的高中,因为出生率降低,生源流失等原因,从2010年到2018年,中考报考该校的人数由3150人减少到1655人,中考录取分数线由596分降低至465分。“以前,县里的家长们都以就读洪雅中学为荣,如今,伴随着越来越多质疑和不信任的眼光,学校迫切需要一剂强心针。”洪雅中学校长陈大伟介绍。

  老师转变观念平板教学渐普及

  原有的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已经很难再有提升空间,要改就必须是“革命”而不是“改良”。信息化教学正是服务这一目的的最好切入点。

  “以前我们跟成都七中的东方网校合作过直播班,想进一步做平板教学试点时,发现人均三年要一万元的服务费,有点吃不消;想要放弃的时候,有人推荐了睿易,只需要5000元,并且他们承诺先垫付,用得好再购买。于是,2014年我们先在两个班开始试点。”洪雅中学办公室主任邱宗华说。

  平板是发下去了,但老师不用的话,学校还是一点辙都没有,毕竟用平板教学就需要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知识点都重新写教案、准备教学资源,那将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如何让老师接受,是学校最大的挑战。

  学校有关负责人从网上下载了新编 《心太软》:“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个人讲课到铃响,你任劳任怨地讲着那课文,可知道学生心里有多勉强……”给老师“洗脑”式循环播放。此外,学校设置了奖励基金,使用平板次数占到课时数的一半,每月将奖励200元。陈大伟更是不管大会小会,都要强调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就这样坚持几年,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情况改变显著。

  白丽苹老师过几年就要退休了,教龄最大的她却是对平板最依赖的。“没有它简直都不知道怎么上课了。”一边说着,白老师一边给记者演示她如何跟同学在对话框交流课文背诵。

  “白老师利用平板给同学推送了更多课外阅读资料,她班上的语文成绩一下就突出起来。”邱宗华评价道,信息化教学之所以快速获得认可,除了学校努力,也跟公司的售后服务有关。

  驻校跟进服务

  校企协议随时调整

  2014年洪雅中学两个班的试点启动,彼时,睿易公司派了十多名技术员常驻学校,随时解决老师们的技术疑难。

  “老师第一次做不起走,第二次又卡壳,积极性就没了,所以售后服务非常重要。”邱宗华介绍,此外,在很多细节上也需要不断磨合、调整。

  最初,老师发现同学们有所有老师课件的访问权限,这样他们就能偷懒,并影响教学节奏;又有英语老师反映,评分系统的分值只有整分,没有0.5分;网速有时突然变慢……这些问题随时反馈,在公司驻校服务的帮助下,都及时得到了处理。

  如今,平板教学在洪雅中学全面铺开,由于平板是学生向公司购买,学校要为学生负责,但采买达到一定量后,交易风险也增大,洪雅中学遂在合同中补充一些条款,比如协议一年一签,平板价格随行就市,2018年开始,还要求公司交纳100万元的保证金……当学校发现平板里的教学资源不丰富,向公司提出时,公司便购买了微课堂视频、高考网站资源等,拿给学校免费使用。

  企业,谈运营

  公司压力大,需进一步打造核心竞争力

  那么,对于公司来说,他们的营利情况如何,持续发展能力又如何呢?

  学校自发进行的平板教学改革,因为涉及较多钱款,要面对家长的质疑、教育局的监管,接受严苛的成果检验,压力也会传导到公司身上。

  “学校和公司之间采用"竞争性谈判",之前广安一所学校跟一个公司谈好了合作,但公司承诺完又不敢去了。”邱宗华向记者介绍。

  睿易公司眉山片区负责人冷芳证实了企业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垫资问题。进入学校时,先要提供平板的免费试用期,此外,服务器、机房、光纤、教室电脑等一揽子设备,都是公司出资购置。如果试点成功,这些费用包括在5000元/人的平板购置和服务费用里;如果不成功,设备撤回,公司要承担平板的折旧费用。“每个学校有500人的使用量才能收支平衡,至少要有10个班,在这之前都是垫钱的。”冷芳说。

  其次是学校试点失败的风险。2016年,公司获得了近1亿元的投资,开始较快扩张,没想到三年间先后有近30个学校试点失败,退出了基于学生平板的云教学探索。“平板用旧了就不能再卖了,这一撤就浪费了上千万元资金。”冷芳表示。

  再有就是驻校服务的人力成本。公司这一块的团队有几百人,根据工作年限,工资从4000元到上万元不等,2018年,工资奖金等支出达到3000万元以上。即便如此,员工流失率还是严重——常驻学校毕竟有点枯燥单调。不断招新、培训,也增加了运营成本。

  不过,由于多年来不计成本的投入,该公司终于在业内积累了口碑。“目前,我们成功案例的学校也有很多,招代理的话很容易,但为了质量,我们坚持直营。”冷芳说,2017年和2018年两年,公司有了几千万元的进账,开始盈利,但现金流依然困难。不过,冷芳相信教育信息化是大势所趋,潮水来时,躲是躲不掉的,而公司要做的是打造核心竞争力,抓住发展机遇。

  专家,谈教改

  推动信息化,要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

  成都师范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副主任唐瓷介绍,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设备制造、课程研发等相关产业由来已久,风口有没有到,见仁见智,但确实有市场嗅觉灵敏的投资者已经纷纷入局,想要凭借技术、资本抢占先机。不过,教育质量是做不出假的,那些不懂教育、徒有形式的早晚会被淘汰。

  致力于推动教育教学在质上有所提升的公司,也有深浅两个程度。浅的仅是着眼于平板功能的运用,使传统的教学更高效。比如,以前老师课堂提问,只能了解个别同学的知识点掌握情况,现在一个随堂小练,能通过平板即时反馈。“只有10%学生答错,那这个知识点就能过了。”邱宗华说。

  如果仅满足于这种效果,大部分教育科技公司的产品可能都是大同小异。邱宗华说,他们的教改绝不止于此,希望有“翻转课堂”等更灵活的学习组织形式,学生讲课为主,小组学习、任务学习为主等等。这时,平板系统该有哪些功能设置?

  教育科技公司爱卡的米与宜宾市凉水井中学有着数年的成功合作,后者在“翻转课堂”等实践上尤为成功,成为全国农村中学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成功典型。爱卡的米公司负责人张良说,他们一半的人力是用在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师培训上,产品才能与学校的教改需求无缝对接。

  邱宗华提到,根据新高考的要求,学生在未来将可以自选科目、课程,届时需要电子班牌、电子签名考勤等。学校如何据此做教改,很多需要和教育科技公司一起研究和实施,一旦“上船”,信息化教学产品的研发、迭代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事业。

最热讨论DISCUSS